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编号:13472884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效果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7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8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治疗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和血脂降至正常范围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6.2±0.4)周和血脂降至正常范围时间(5.6±1.3)周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1±1.1)、(7.4±2.0)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疗效更优, 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和心功能, 且不良反应较少, 此治疗方案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他汀类药物;血脂水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7.052

    早发冠心病属冠心病的常见类型, 其病情复杂, 危害性极大, 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等诸多并发症, 会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 需尽早治疗[1, 2]。他汀类药物是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药物, 但他汀类药物有很多, 何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还存在争议[3, 4]。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较广, 本次试验就其近期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试验样本,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治疗组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最小48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57.5±13.9)岁;合并高血压15例, 合并血脂异常11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14例;年齡最小46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57.0±14.1)岁;合并高血压17例, 合并血脂异常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且对本次试验知情;排除合并精神类疾病、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排除对本次试验用药过敏和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 阿托伐他汀钙(湖北益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53250)口服, 1次/d, 10~40 mg/次。治疗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 瑞舒伐他汀钙胶囊(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40135)口服, 1次/d, 10~4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心功能达到Ⅰ级水准, 各项血脂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心功能为Ⅱ级, 血脂水平基本正常;无效:患者心功能和血脂水平均无明显改善[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3. 2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 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 3. 3 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和血脂降至正常范围时间。

    1. 3. 4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良反应包括呕吐、皮疹、消化不良。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和血脂降至正常范围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6.2±0.4)周和血脂降至正常范围时间(5.6±1.3)周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1±1.1)、(7.4±2.0)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其病因复杂, 与吸烟、嗜酒、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该病严重者可致死[6]。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患者血脂水平有着很大关联, 因此控制血脂水平成为防治该病的关键[7, 8]。临床相关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有效调节人体血脂水平, 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对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很好的疗效[9]。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属应用较广的他汀类药物, 瑞舒伐他汀可直接作用于肝脏, 可对胆固醇的合成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 对低密度脂蛋白的吸收及代谢具有促进作用, 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10]。阿托伐他汀对甲羟戊酸的转化具有抑制作用, 可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11]。总体来说, 瑞舒伐他汀较之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更好的疗效, 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 保障其身心健康, 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更具临床应用价值。本次试验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时间(6.2±0.4)周和血脂降至正常范围时间(5.6±1.3)周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1±1.1)、(7.4±2.0)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申文祥等[12]的研究结果与此类似。, http://www.100md.com(刘颖君)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